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院长致辞 现任领导 组织机构 历史沿革

组织机构

首页 > 学院概况 > 组织机构

33.jpg

教学科研机构
公共管理系
    公共管理系最早由1993年的原社会科学系行政管理教研组发展而来,1999年成立行政管理系,2001年演进为公共管理系至今。近20年的变迁,都是顺应社会变革潮流的结果,与国家从执政理念革新到政府职能转变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连。今日的公共管理系,在办学层次与办学规模中在学院中居于前位,包括行政管理专业本科,行政管理专业和公共管理硕士专业硕士点,科技与教育管理专业博士点。另外,公共管理系还具有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近20年来,公共管理系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人才,累计贡献了超过1800余名服务于全国各地、各行业岗位的优秀毕业学生,包括本科生19届,1100余人;硕士学位研究生10届,200余人;MPA研究生10届,500余人;博士研究生7届,共21人。
    目前,公共管理系教研团队由14位成员组成,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8人,讲师3人,博士生导师2人。教师中92%具有硕士学位,58%具有博士学位。团队研究方向与研究领域包括政治学与行政学理论、公共政策分析、行政领导与行政决策、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危机管理、中国政府与行政改革、社区管理、科技与教育管理等。多年来本教研团队秉承了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并取得了丰硕的教学和科研成果。
    系 主 任:吴群芳
    系副主任:何晓前黄耀杰
    办公电话:010-62332425
法律系
    法律系成立于1996年,当年即开始招收全日制法学本科专业学生;2004年开始设立民商法学硕士研究生点,2006年增设经济法学硕士研究生点,2010年开始招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法律系取得了突出成绩。在组织结构方面,法律系拥有一个研究机构:公共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一个教学管理机构:法律硕士管理与指导中心;两个实验室:案例诊断室与模拟法庭。依托上述机构,法律系教师承担了数十项国家级与省部级课题,以及联合国等国外机构委托的研究课题,在法学专业核心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十余部、教材十余部,在法学理论与实务界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法律系拥有民商法、经济法和法律硕士三个法学二级硕士学科点。
目前,法律系被选定为教育部法学教育指导委员会理事单位。现阶段,法律系拥有在编教师15人,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10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0名。此外,为增强学生的法律务实能力,法律系与法院、检察机关、行政机关以及律师事务所等建立起广泛的联系,聘请了数名既有法学理论功底,又具有丰富司法实践经验的司法实务界专家作为我系的兼职教授。
    系 主 任:侯登华
    系副主任:张家盛张佳华
    办公电话:010-62334882
社会学系
    社会学系的前身为社会学与政治学系,称社政系。1999年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建立,2000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2006年建立社会学硕士点,2007年开始招收第一届硕士生。2009年社会学独立建系。社会学系首任系主任由时立荣教授担任。
    社会学系人才培养的理念是“人性化关怀,理性化培养”。社会学系拥有本科、硕士、跨学科博士人才培养体系。现有社会学学科下的社会工作本科点和社会学硕士点。社会学系在学科建设之初就将基本方向确定为应用社会学研究, 社会学系面向本科生开设社会工作专业,注重于社会工作行政与管理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事业单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等部门、社区、国际组织和新闻媒体机构等从事工作,学生还可以继续在国内名校或出国读研深造,近几年继续读研的学生达到本科专业学生人数的一半左右。研究生教育既重视应用性理论、方法和能力的培养,也重视培养继续深造的博士人选。从2009年第一届研究生毕业开始至今,本系先后有7名硕士生考入清华、人大、北科大、社科院和中国农大读博士,考博培养比率为全院之首。硕士培养方向主要包括:(1)组织与社会管理研究:社会机构组织管理,社会企业,项目设计与管理等。(2)社会工作研究:社区矫正、老年社会工作,健康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3)法与社会、农村社区建设、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4)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研究,各类社会问题与政策分析。
    系 主 任:时立荣
    系副主任:郇建立许  斌
    办公电话:010-62334897
艺术教育中心
    艺术教育中心成立于1995年,其前身为1984年设置的社会科学其文学艺术研究室。
    艺术教育中心负责文艺学硕士点的教学工作,担负全校人文素质类课程的教学组织和文学艺术类课程的教学工作。现有在编教师9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6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名。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市级)、文秘专业(高职)等均依托艺术教育中心开展工作。
    课程建设方面,艺术教育中心主持开设“大学语文与应用写作”、沟通与交流两门消极必修公共课程及多门文化艺术类选修课程、其中“服饰与中国文化”、“围棋与中国文化”获得校级免检课程。
    科研及建设方面,艺术教育中心依托“文艺学”“文化素质教育”两个学术梯队进行科研建设。近年来,先后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主编、参编教材近10部,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0余个。
    专业建设方面,艺术教育中心拥有文艺学二年级学科硕士点和现代文秘高职教学点。文艺学硕士点自设置以来,先后培养了10届20余名毕业生。现代文秘高职教学点初设于1997年,15年来,先后培养了现代文秘、涉外文秘、网络编辑、文化创意策划等4个专业方向的近千名学生,并逐渐发展成为北京科技大学分校的品牌专业。
    素质教育基地建设方面,艺术教育中心除承担人文素质教育基地的日常性工作外,具体负责组织实施人文知识竞赛(校级、市级),主持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调研,配合教务主管部门予以落实。
其他工作方面,艺术教育中心配合校文化素质拓展中心,参与学生艺术社团的指导工作。在校工会的指导下,负责教师摄影协会的日常工作。
    系 主 任:张  健
    支部书记:李  怡   
    办公电话:010-62332359
  教辅实验机构--实验中心
    文法学院自2003年开始,用国家修购款及自筹资金陆续建立了具有文科特色的五个专业实验室,分别是社科信息调查与分析实验室、社会工作实验室、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艺术鉴赏实验室、电子政务实验室以及情景模拟实验室。实验室共投入建设资金约300多万元,总设备数为200多台/件,总使用面积为381平方米(128平方米、64平方米、87平方米、64平方米、38平方米)。
    实验中心服务对象主要是文法学院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及MPA学员。内容主要是教学计划内实验课程;第二课堂;学生有组织的培训、兴趣爱好活动;网络案例教学;结业论文等。
实验中心针对所属五个实验室,制订有各种规章及管理制度,分别是:实验室学生守则、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实验室设备管理和赔偿制度、实验室设备使用及操作规程。
    实验中心主  任:黄家亮
    实验中心副主任:米  浩
    办公电话:010-62334155
   社科信息调查与分析实验室
    社科信息调查与分析实验室是2004年申报的国家修购项目,财政拨款40万,自筹资金10万;面积128M2,设有62个机位。实验室主要面向文法学院本科三个专业学生上机和实验、本科生论文结业、研究生论文结业。
    实验室储存有大量文科应用数据及软件,其中包括人大报刊复印资料72个数据库,并可以通过网络访问校图书馆14种光盘数据库、18种网络数据库。安装的软件有数据统计软件、心理咨询软件、电子政务及办公自动化模拟应用软件等。
    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于计算机中心展开的实验课程有《SPSS软件应用》《网络与办公自动化》《信息管理概论》《计算机应用实践》等,学生通过实验课完成社科信息的收集和统计,借助自然科学的方法,建立人文社会科学模型,以辅助理解所学知识。
   社会工作实验室
    社会工作实验室是2004年在原有的社工实验室的基础上,追加26万元建成的文科专业实验室。其总投资45万元左右,室内面积64M2。
    社会工作实验室包含一整套以教师讲授、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和实习技巧训练为主要内容的教学设备和系统。学生和老师可在高度控制和可监测的环境中实现角色扮演、情景互动,同时指导老师可以通过实验室的监测设备(例如单面镜、摄影仪)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进行督导,有效地改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社工实验室的个案工作、小组工作是比较有特色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这一特点在社工实验室中得以充分展现。
   艺术鉴赏实验室
    艺术鉴赏室根据教育部有关本科生在校期间应修读2~4个艺术类课程学分要求而建设,是我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总投资75万元,室内面积87M2。面向全校本科生公共选修课程。院艺教中心面向全校同学开设的选修课程分为普及类和提高类。普及类旨在普及知识、培养兴趣,获得相关基本技能。提高类课程针对艺术团成员,或具备相当水准的学生。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艺术技能,使学生特长得到发挥。
    普及类课程以讲授和欣赏为主,通常为全校任选课。提高类课程增加演练和实践,通常与学校艺术团合作,以第二课堂形式或以限选、指选的形式安排。
    鉴赏实验室通过建筑声学设计和装修,达到教学对声学环境(清晰、丰满)的要求,全频混响时间T60控制在0.6秒。背景噪声限值控制在NR35。室内不出现共振、回声、驻波、声聚焦等声学缺陷及建筑声学缺陷。
    室内配备良好音视频设备。扩声设备主要有音箱(主、中置、环绕、低频及相应功放);控制设备有数字调音台、电子分频器、压限器、图示均衡器、效果器、反馈抑制器;音源设备主要有话筒、DVD机、录像机等。扩声系统要求声场定位准确,声场分布均匀。视频设备主要有多媒体投影机、电动投影幕、视频分配器、液晶电视。室内还结合课程安排,配备有钢琴、古筝、电子合成器等乐器。在这样一个非常好的软硬件条件下,学生可以欣赏到真正优美的音乐和图像。
   电子政务实验室
    电子政务实验室借助社科信息调查与分析实验室网络平台,增加B/S架构服务器、电子政务模拟软件及教师工作平台得以形成。在电子政务实验课上,学生可以以政府公务员、企业、公众等不同角色进入教学模拟系统的后台(面向政府机关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或职能部门的业务处理系统)和前台(面向企业和公众的门户网站)进行实际操作。通过这种实际操作和情景式教学方式,使学生了解电子政务的整体形态。了解政府内部管理与外部管理和服务等各个电子政务系统运行的方式。
   情景模拟实验室
    体现人文社会科学特点建立的情景模拟实验室,为社工、行管、法律专业学生增加了新的实践教学方法。情景模拟教学法以能力培养为目标,按教学内容和背景材料设计场景情节,学生根据情节设计扮演其中各种角色,身临其境,以激发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实验室内4个不同角度摄像头覆盖全部活动场地,其中一台配备360度高速球型云台,可实现快速跟踪定位。实验内容可以自动录制、实时网上直播以及日后网上点播。指导教师也可以在其它网络教室带领其他同学在网上同时进行观摩评测。
    情景模拟实验室的建设通过网络拓展了现有实验空间,指导教师可以根据本专业特色,结合教学内容和背景材料方便的设计情景和角色。情景分析和总结评价可以安排与实验同步进行,也可以布置作为同学课后在网上点播完成的作业。
  党政管理机构、群众团体